“十一”查漏补缺 抓住提分“黄金周”
来源: | 作者:whxedu | 发布时间: 2017-10-01 | 794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言


  今天国庆"十一"长假的第一天,在这个假期过后,部分学生也将迎来第一次月考。开学第五周后大部分学校都逐渐进入第一轮复习,而"十一"长假对于即将面临2018年中高考的同学们来说,无疑是查漏补缺的绝佳时机。那么,该如何利用这个小长假期夯实每一学科的知识呢?我们来看看“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秘笈

静下心反思   才能高效学习

  面对可以自我支配的时间,很多初、高三的同学首先会想到要做多少题、看多少书,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反思总结"工作。其实所谓“学霸”和“学渣”的最大区别,往往就是自身的总结能力。

 

  很多同学刚开学时表现得信心饱满、干劲十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学生会出现动力下降的情形,打不起精神,努力程度和意志力大为下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在前期学习中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一知半解,思路混乱。高效的复习植根于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果学习方法上有问题,就会导致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妙招

计划要周全   战略要明确

  同学们常见的时间规划误区有两种,一部分学生每到放假就只想到放松,忘掉一切学习的事;另一部分学生却把7天排得满满的,赶紧补习前面复习过的每一道题、老师讲过的每一句话,然后再提前复习下一章、下几章的知识。其实,这两类学生的做法都不可取。

 

  同学们应该把每天要复习的科目合理安排,有针对性地给各个科目一段相对集中的复习时间。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不要把时间都花在自己的优势或感兴趣的科目上,要多看看相对薄弱的科目,查缺补漏,而没有目的题海战术更是无效的。当同学们做完一定量的习题后,不仅要关注答案的对错,更要注意答题技巧及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原则

劳逸要结合   太疲劳得不偿失

  同学们还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于紧张、疲惫,以免影响开学后的学习状态。要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不要打乱生物钟。要充分利用上午的学习黄金时间,下午适当午休,晚上强化白天复习过的知识。同时,晚上最好去遛弯、散心,多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休闲,这样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对于补习班还是要慎重,毕竟来回折腾不但是孩子,就连家长们也会身心俱疲。


目标

有远亦有近   不断积攒“赢”的体验


 在假期结束前,同学们要设定好期中考试目标和后续的自我规划,定目标时要做到客观、科学。除高考、"一模"等长远目标外,同学们还要多设立一些阶段性的近期目标,例如每次阶段性考核上升的幅度、各科模块掌握的程度、开学前要复习完的章节、本周要完成的任务等。同学们要把目标设定为"比自己的前一阶段进步多少",以便为今后的复习备考累积更多自信。